中國的稅負現狀如何?如果你問私企的老板或者普通的百姓,他們往往會引為切膚之痛:重或者很重;如果你要問政府部門,他們往往會舉出宏觀數據:不重或者偏輕。近日,個稅修正案草案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起征點如何定、稅制咋改牽動著億萬公眾的神經。關注“賦稅之痛”,糾結的不是個稅起征點究竟該3000、5000、10000元,還是20000元,而是整個改革中公平如何實現的問題,這恰恰是解決當前中國一些迫切問題的鑰匙。
年輕一代的文化知識水平和維權意識大大提高,視野大大拓寬。這使得公民對稅收等公共事務的關心大大提高
為什么大家對近期的個人所得稅改革的討論這么激烈呢?我想,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個人所得稅在調節收入分配上的力度有限。我國目前收入差距逐步增大,這使社會不穩定的情緒增加。大家寄希望于通過個人所得稅改革縮小收入差距,改變社會潛在的不穩定因素。時代在進步,不可否認,納稅人現在的“稅感”越來越強。“稅感”,這是一個簡稱,大意是說納稅人對稅收的感覺。為何百姓的“稅感”越來越強了?
不為人知的“隱形稅”
納稅人“稅感”的提高反映了目前我國稅負起碼不輕且稅負不公的現實問題。按主流的學術觀點,目前的宏觀稅負超過GDP的35%,而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只是稅收的一小部分而已。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9年個人所得稅大概只占稅收收入的7%不到。政府絕大多數稅收收入是從增值稅、營業稅和消費稅等間接稅稅種中獲取的。因此,公眾不但承擔了各種直接稅(如個人所得稅)還承擔著可轉嫁的間接稅(如關稅、消費稅、銷售稅、貨物稅、營業稅、增值稅等),俗稱隱形稅。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名之為“稅”的各種收費,如各項不菲的社會保險費和土地出讓金等。
與直接稅相對應,“隱形稅”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國內增值稅、消費稅、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營業稅和關稅這幾項收入規模很大。這幾種稅名義上主要由企業進行繳納,但是,企業完全可以通過提高價格按照貨物或服務的流轉方向將稅負全部或部分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香煙和汽車等消費品的時候,表面上沒有向稅務局繳納稅款,但實際價格中已經包含了這些稅。正是因為如此,大家才稱呼上述幾種稅為“隱形稅”。說到這里,有人會問:隱形稅是不是全部由消費者承擔呢?答案是否定的,隱形稅由企業和消費者共同負擔。到底企業承擔多少?消費者承擔多少?這個取決于供求雙方的彈性。雙方的稅負承擔比例,經濟學家也說不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承擔了不少。
據了解,2010年的個人所得稅數額,僅占了中國稅收總收入的7%左右。而僅增值稅和營業稅兩項,就占據了稅收總額的44.2%。大部分個人承擔的“間接稅”,都隱藏在不易察覺的經濟行為之中。
“通貨膨脹稅”為何存在?
我國目前處在高通貨膨脹時期,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容易導致納稅人稅負加重。這實際上也證實了“通貨膨脹稅”的存在。所謂的通貨膨脹稅,是指在通貨膨脹條件下的一種隱蔽性的稅收。以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為例。目前的費用扣除額是2000元,超過2000元的部分要納稅。假設某人1年前的工資恰好是2000元(不考慮“三險一金”),則他不需要繳納所得稅。假如在這一年間通貨膨脹率為10%,該人的工資也漲到2200元(因為該人的勞務也是一種貨物或服務,廣義的通貨膨脹應包含工資的上漲)。那么,在費用扣除額不變的情況下,該人就應當按照2200元減掉2000元后的余額來進行納稅了。但是,實際上,現在的2200元工資和去年的2000元工資的購買力是一樣的,因而,實際工資是不變的。
最終的結論是,在費用扣除額不變的情況下,由于通貨膨脹的存在,大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變多了。由于我國現在的個人所得稅是九級超額累進稅制,這種效應就更加明顯。對于稅收政策制定者而言,上面得出的結論也具有一定的政策含義:高通貨膨脹時期,應不斷提高費用扣除額;或者,應當實行費用扣除額和通貨膨脹率盯住的制度。
舉個例子來說,每年調整一次費用扣除額,比如,目前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額是一個月2000元,假設年通貨膨脹率為5%。那么,明年的費用扣除額就在2000元的基礎上,增加5%,也就是2100元。這樣,每年調整一次,就不需要每次因為調整而大量征集民意了,這種方式既簡單又方便。
納稅人的錢去哪了
公眾“稅感”的增強還體現在大家對財政支出效率的一些擔憂。大家都知道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但是,這幾年由于媒體頻繁揭露出來的各項財政支出效率低下的事件,增加了大家對公共財產去向問題的擔憂。譬如,媒體多次曝光部分地方政府部門超標采購公務用車和辦公耗材;某貧困縣財政局干部伙同信用社領導套取近億元財政資金;某部門“三公消費”驚人……
國家稅收承擔的一項重要職能是調節收入分配,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是隨著收入的增加,適用的稅率會提高。于是,高收入階層承擔的稅率會比低收入階層高,然后通過公共財政支出形成社會公共福利,以此來拉平收入差距,完成二次分配。然而這幾年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的個人所得稅中,工薪階層繳納的比例超過六成,而富人的納稅不到一成。當前的稅收制度違背了“多得多納稅”、“損有余而補不足”的原則。此外,中國經濟增量中被稅收拿走的過多,這些年的一個普遍趨勢是:居民收入增長率低于經濟增長率,而經濟增長率又低于國家財政收入增長率。這說明,在居民創造的財富中“大頭”都被稅收拿走了。同時,國家稅收應該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中國的事實是,公共支出中用于提高民眾福利支出的比例不高。官方數據顯示:財政支出增長最快的是政府行政事業費;經濟建設支出增長減緩、比重下降;而關系民生的社會事業的支出遠遠不夠,文、教、衛生支出比重基本未變。
納稅人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媒體的民主、開放的環境使得關于稅收的問題經常被推到“風口浪尖”。公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文化知識水平和維權意識大大提高,視野大大拓寬。這使得公民對稅收等公共事務的關心大大提高,日益被納稅人感知到的稅收,也越來越刺激著中國納稅******利的覺醒。“算計”納稅額度、關心政府稅收使用、要求稅款支出更多用于民生等,也越來越成為納稅人關心的范圍,這對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副教授)